查看原文
其他

《1929年大崩盘》|自由经济没有良药,经济危机就是一场高烧,总会爆发。

今今乐道·卜鱼鱼 品卷一族
2024-12-10

《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如何理解华尔街的骗子、小偷和大白鲨。



核心书摘

《1929年大崩盘》引发美国股市大崩盘的1929年9-10月,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在危机发生后的4年内,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0%,投资减少了80%,1500万人失业……本书全面、系统、准确地评述了这一段令人窒息的日子,旨在“揭出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


适合谁读

· 大型企业管理者

· 金融行业从业者

· 想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人

于作者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美国二十世纪经济学界的代表人物,曾任哈佛大学华伯格经济学讲座名誉教授,担任美国艺文学会、美国经济协会主席。

学什么?揭秘金融危机背后的真相

因百年一遇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1929年的秋天浸透着阵阵寒意。国际金融中心华尔街的惨烈崩塌击碎了传统的美国模式的金融信条,甚至资本主义自身也成为被质疑的对象,世界金融市场陷入罕见的恐慌。

当一年前,美国金融危机初露端倪的时候,很多美国金融学家关于这场危机的性质和结局的判断被认为是危言耸听的预言,但事实上这场惨烈的金融危机强烈的震撼了所有人。金融危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致命的阻碍,企业管理者如何提前预判金融危机的到来?

今天的文章从美国1929年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原因和政府应对的方法三个维度出发,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回顾1929年美国金融的历史,揭开这场危机背后的真相,让你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这场金融危机,提高你的金融危机应对能力。

你还会发现

·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 成语“三人成虎”的由来;

· 造成1929美国股市崩盘的《麦克法登法案》是什么;

一、1929年前后的美国华尔街发生了什么?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爆发于1929年的金融灾难的来龙去脉。

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好年景下潜伏着危机阴影。

20世纪20年代被形容为美国的黄金年代。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和就业保持着高水平,物价稳定;制造业数量、工业产值、工业生产指数、汽车产量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很多民众都觉得手里的闲钱更多了,过上了小康生活。

1928年,时任美国总统柯立芝发表新年讲话时,志得意满地说:"美国从未遇到过比现在更加令人鼓舞的繁荣景象。全国人民对目前的形势感到满意,并且以乐观的态度展望未来"。

但是,经济繁荣的表象下涌动着不稳定的暗流。经济学上有个不成文的代偿定律,说的是,经历了十年的好时光,大概率就会紧接着经历十年的坏光景,听起来有点像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从上到下都忽视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富人致富的速度远远快于穷人脱贫的速度。在有乡村俱乐部的地方,一栋栋美丽的高山别墅拔地而起,但是在美国东部以外比较遥远的城镇,卫生条件极差的贫民窟到处可见。

2、20年代起华尔街股价一路上涨,直到1929年一泻而下。

那个年代,普通股价格偏低,而出售股票的公司收益良好,所以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对股票前景普遍看好。从1924年起,股票价格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上涨。1927年全年也只有两个月的股价平均指数没有上涨。

人们无节制的投机行为大量涌现。很多金融界权威人士和华尔街大佬也在给股民不停地打强心针,哄抬股市。比如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鲁·威廉·梅隆就公开发表讲话说:“没有担心的理由。繁荣的高潮仍将继续下去。”到1928年,华尔街股市成交量创下了新高。

中写道1928年是美国人快乐、不受约束、绝对幸福的最后一年。人人都不认为自己是个赌徒,而把自己看成是理性、明智的投资者。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赌徒能赢钱,是因为别人输钱;而投资者却人人都能获利。而“当人们愉快的时候,就非常容易轻信”。

当时的美国报纸杂志都以赞美、敬畏的语气,报道股市全面走高的消息,并且看好股市当前和未来的走势,完全没有预感到风雨欲来。所以,作者在书中评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完全专注于赚钱,并不完全叫人放心

到1929年秋天,陷入萧条的美国经济在华尔街得到了强烈的反映,工业与工厂生产指数双双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一路下滑。而股票市场就像是经济形势的一面镜子,经济形势是因,而股市表现是果。

1929年的10月24日,是一个星期四,股市开始崩盘,这一天后来被称为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这场崩盘断送了好几十万美国人发财的梦想,很多人无法承担股市的损失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债务,选择跳楼自杀,以至于有人在纽约市区旅馆登记入住时,前台接待员会询问他,“你开房间是想住宿还是想跳楼?”。

崩盘之后是持续10年的经济大萧条,直到1937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接着又迅速滑坡,几乎每4到5个劳动力当中就有1个失业。

二、1929年股市崩盘前,为什么会出现投机热?

本书指出,1929年发生的股市崩盘,与此前出现的投机热具有密切的关系。

1、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投机泡沫事件,成为1929年股市崩盘的前奏。

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的东南端,气候很像中国的海南岛,冬季温暖湿润。

这个地方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土地价格一直很低。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如日中天,汽车年产量达到535.8万辆,再加上,192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麦克法登法案》,允许国民银行发放非农业不动产贷款,分期付款开始流行。

这意味着普通的家庭也可以通过贷款买私家车去佛罗里达度假,于是,这里出现了炒房客。到1925年,弗罗里达出现了两千多家地产公司,平均每三位当地居民就有一位专做房地产买卖。

土地被兜售一空,人们买房很少是为了自己居住,绝大多数是等待房价上涨后卖出,当时,一幢房子在一年内价格能涨四倍。佛罗里达当地银行的宽松的贷款条件,也给这股房地产热火上加油。

人们在购房时只需要付10%的首付,其余90%的房款就来自于银行贷款。如果房子转手卖掉,不仅能还清贷款,赚到的利润能达十倍以上。所以,当时炒房客的口头禅就是,“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

但是,当资产价格被人们的预期一步步地推高时,风险也在累积。1926年9月,一场飓风袭击了佛罗里达州,摧毁了13000座房屋,使415人失去了生命。

佛罗里达的房产交易量迅速萎缩了十倍,买房人找不到下一个愿意接盘的人,手里的房子卖不出去,而且他们也发现自己其实付不起房贷。

这时候,房价暴跌,佛罗里达的房地产泡沫也破裂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导致整个资金链的断裂,大量房地产企业和银行破产,这也成为三年后华尔街股市大崩盘的导火索。

2、全民炒股热背后,是人们对一夜暴富的潜在渴望。

1929年的美国股市有多火热呢?书中罗列了这样一些现象。来自不同阶层和社会地位的人都进入了股市,甚至可以说是"全民炒股"。

有钱人家的司机开着汽车,竖着耳朵在收听股票转手的新闻;正在擦窗户的的清洁工停下手中的活,紧紧盯着自动报价机,想要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那点积蓄买几股;证券经纪人的贴身仆人在股市里翻腾赚钱;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买股票……人们沉溺于投机,乐此不疲。

这背后反映了一种人性的普遍心理,那就是,渴望以最小的努力为代价、迅速发财致富。

书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生活在投机世界里的,不是被说服而相信的人,而是寻找理由去相信的人。”佛罗里达州的繁荣,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坚信上帝想要美国中产阶层发财致富的心态的最初表现。

即使在佛罗里达州的繁荣破灭以后,美国人依然希望不费力气地通过股票市场来迅速发财致富。

当时的美国社会信贷充裕,人们觉得,与其从事产品生产,去忍受各种各样的麻烦和不便,还不如把手里的余钱来买股票,用来投机发大财,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了华尔街。

从1929年开始,股市投机成了美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书中是这样评价的:“政治家们忘了自己的政见;律师们忘记了自己的本行;批发商们忘记了自己的生意;医生们忘记了自己的病人;店主们忘记了自己的商店;一贯讲信用的债务人忘记了自己的债权人;牧师忘记了布道;甚至女人们也忘记了自尊和虚荣!”。这就是1929年。

三、什么原因导致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

本书指出,有以下几个原因诱发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

1、收入分配不均。

1929年,占美国人口5%的有钱人,他们占了美国个人收入总额的1/3。有钱人不可能购买大量的面包等生活必需品,他们会把大量的消费用在投资新项目上,或者去买奢侈品。这两种支出的弹性都很大,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波动的幅度也更大,由此加重了经济的波动性。

2、公司结构不合理。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企业,受政府监管比较少,出于逐利的本性,一些煽动者、受贿者、冒名顶替者和骗子也纷纷注册或加入企业,非法侵占企业财产,所以,华尔街被认为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股市行情火爆引发了贪污盗用罪,在股市崩盘后的大约一个星期里,报纸天天报道职务犯罪案件。而股票价格暴跌,那些盗用公款进行股票投机的员工没有办法清仓变现,真正走向了破产。

书中举了个例子,当时纽约最大的银行国民城市银行负责人惠特尼,因为挪用公款而被指控犯有严重盗窃罪,被美国司法逮捕,惠特尼由此成为华尔街万恶之源的象征人物。

司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另一个缺陷是,控股公司控制了美国很大一部分的公用事业、铁路和娱乐业,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盘。

3、银行结构不合理。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有很多独立经营的银行机构。如果有一家银行破产倒闭,那么其他银行的资产就会被冻结,而其他银行的存款人则会争相提取自己的存款。

因此,一家银行破产,会导致其他银行破产,并且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蔓延开来。书中举了一个数字,1929年上半年,全美各地有346家银行破产,他们的存款总额接近1.15亿美元。当收入、就业和物价因萧条而下降时,银行破产就会成为一种流行病。

4、经济知识匮乏。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咨询顾问所做出的论断,都被证明是不符合事实的无稽之谈。当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措施,如平衡预算等,也对缓解经济危机没有起到帮助。流入股市的资金远远多于操纵股市的智慧,股市崩盘败坏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名声。

凡是在股市崩盘期间声称经济“基本面是健康的”的人都无法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他们的智慧和远见,还有诚信的声誉,都严重“震荡缩水”。比如原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就离开了校园和经济学界;而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们也不再敢轻率预测未来。

5、从众心理导致股票被大肆抛售。

大规模的投机需要普遍的信任感和乐观情绪。如果人们谨小慎微,狐疑不定,遁世绝俗,多疑或吝啬,那么肯定与投机热无缘。如果一些投机者因各项经济指标下跌感到恐慌,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

这些投机者的悲观情绪就会影响到其他人,造成惊恐和慌乱,使更多的人抛售手中的股票。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从众心理,意思是,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人们常常会作出随大溜的跟风举动。

我们举个中国古代的例子来说明这种从众心理。战国时代,魏国与赵国结了盟,魏王打算将太子送往赵国作人质,并决定让大臣庞葱陪同前往。庞葱担心自己离开后,自己的政敌对魏王进谗言,就想给魏王打个预防针。

庞葱向魏王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因为老虎不可能出现在闹市之中。

庞葱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有两个人说闹市中出现了一只老虎,您相信吗?魏王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的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有三个人共同向您汇报闹市中出现了一只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这次的回答是,相信。

这也是成语“三人成虎”的出处,魏王的回答,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的体现。

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工人出现在附近一栋大楼的顶上,准备对楼顶进行维修,而有人就以为他是想跳楼自杀,也跟风纵身一跳。

当时,股市成了各家报纸的头版新闻,比如《纽约时报》的大字标题新闻就是“股价趋跌,抛售浪潮席卷股市”。

根据当时公认的历史记载,美国联邦储备也想抑制股市暴跌,但当危机大幕落下时,它已经回天乏力,同样没有什么有效的控制手段,只能对问题视若无睹,选择了不作为。

总结

以上,我们介绍了1929年华尔街股市大崩盘的来龙去脉。如果对过去进行全面的反思,那么很容易发现,1929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就像所有的市场繁荣一样,股市的走高也总会有尽头。当价格停止上涨时,盼涨而买的人越来越少,就会带来抛盘崩盘的结果。

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投机,英国的南海泡沫,以及九十年代的新经济狂潮,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记忆的淡忘,人们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投机热可能会卷土重来。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事态非常不妙,甚至会更加恶化,却自欺欺人地说是基本“健康”。 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只要人类的贪婪存在一天,崩盘就不会仅仅存在于历史的尘埃中。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794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卜鱼鱼)

《1929年大崩盘》金句:自由经济没有良药,经济危机就是一场高烧,总会爆发。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资本主义世界危机频繁发生,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其中蔓延最广、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它是资本主义内生矛盾积累到无法自我调节程度后的集中爆发。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将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送给需要的朋友,让他也能未雨绸缪完美应对金融危机。



相关内容:

《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理解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当下处境。

《镜厅》|未来的金融危机就隐藏在今天的应对政策之中。

上次推送内容:

《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如何理解华尔街的骗子、小偷和大白鲨。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如何避开陷阱,找出“大牛股”?

《从0到1》|你打不死竞争对手,对手还总想弄死你怎么办?

《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理解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当下处境。

《战天京》|客观品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学习“对人好才是真的好”。

《大流感》|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

史记·历书 | 历法的演变以及统一时间标准的重要性。

《李嘉诚传:峥嵘》|李嘉诚是如何滚雪球一般积累自己的财富的?

本次推送内容: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中央财办的专题研究报告。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事件突如其来,企业如何做好危机攻关?

《竞争论》上|干啥都不赚钱?烧钱模式和收割模式的差别就在这!

《丑的历史》|如何化解对丑的成见?

《沃森传》|IBM,一个百年商业帝国不断领先时代的方法和内幕。

《营销想象力》|不要让“自信”限制了你的营销想象力。

《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具有转折意义的1947年。

下次推送内容:

《渴望生活:梵高传》|梵高是用怎样悲惨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竞争论》中|怎么打破老板和员工“猫和老鼠”困局?学会跟老鼠开会!

《关键对话》|如何有效对应各种对话危机时刻。

《五角大楼之脑》|美国五角大楼的决策都是怎么做的?

《别做正常的傻瓜》|为什么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

《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如何勇敢摆脱教条的束缚?

《三位一体》|英特尔屹立不倒的关键在于,从错误中学习。

【重返民国系列】《黎元洪全传》|黎元洪的退与进。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